傳統的變電站模式存在工作效率低、檢測質量分散、手段單一等不足,數據統計分析工作基本靠人工,耗時費力、效率低下;在雷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,人工也存在較大安全風險,且無法及時進行。
一直以來,逢宜站都在探尋更為科學合理的模式。如何在傳統的人工基礎上進行創新,減少運行人員的工作量,成了逢宜人心里的“一根刺”。
據悉,逢宜站一開始打算著眼設備主人機制,借助劃分責任田,讓13個設備主人對1672個設備進行監護,并結合日常開展工作。短時間內效果喜人,但是時間一久大家發現,設備主人對于自己管轄的設備了如指掌,但是對于別人的卻不甚熟悉,不利于值班員對于全站設備工況的把控。在一次班組討論會上,這個模式被認為只能作為輔助手段,無法挑起改革模式的“大梁”。
“如果人員模式沒有好的方法,可不可以引進其他手段?一方面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,另一方面還能解決手段單一的問題”,該站技術負責人在班組會議上提出自己的觀點,引發了值班員的頭腦風暴。